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详细内容

我院受邀参加《赣粤运河重点问题专项研究专题三至专题九成果验收评审会议》

来源:本站 日期:2023-11-12 点击量:164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2年9月6日至9月9日,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推进赣粤运河规划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了《赣粤运河重点问题专项研究专题三至专题九成果验收评审会议》,会议在广东韶关举行,旨在推动赣粤运河项目早日上马。

 

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受邀参加此次成果验收评审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名誉院长严新平作为特邀专家对专题三、专题四及专题九发表评审意见。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副院长彭永洲、技术研发部部长郭文静、博士后范亮、沈泳岑等人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共设七个专题,分别对赣粤运河船型及营运组织和通航标准、赣粤运河线路及梯级布置方案、赣粤运河水资源综合利用及航运用水保障、赣粤运河沿线跨拦河设施调查及航运开发条件、赣粤运河开发模式和运营管理、赣粤运河开发基础资料勘测调查及影响、赣粤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敏感区调查和环境影响分析对策专题进行研究和评审。

 

图片1.png

参会单位包括湘桂赣粤运河专项研究部省联席会议办公室、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等国家相关部委,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等广东省直部门,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等江西省直部门,韶关市政府、赣州市政府等市相关单位以及包括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在内的多家研究单位和咨询单位。

 

 

图片2.png

赣粤运河项目研究背景

赣粤运河是完善国家高等级航道“四纵四横”布局、打造全国内河水运新发展格局的世界性工程,也是加快建设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的战略性重大工程。赣粤运河是长江水系连接珠江水系的国家交通大动脉,赣粤水运通道北起长江鄱阳湖口,沿赣江向南,跨分水岭与北江相连,至西江三水河口,全长约1200km,其中鄱阳湖口至赣州段全长606km,韶关至三水河口段全长258km,赣州至韶关为赣粤运河工程段。

赣粤运河是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水系沟通工程,其构想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最早由明代大学士解缙提出,希望凿渠引赣江、北江水用于农田灌溉。近代,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此亦有提及。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一度筹划此事未果。1958年,党中央成都会议提出了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和赣粤运河、湘桂运河的伟大构想。至今,中央有关部门和赣粤两省先后开展了多次查勘和研究,积极谋划推进赣粤运河的规划建设。

2015 年4月1日,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北江进行了实地调研,期间听取了广东省航道局总工程师杨明远关于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情況和北江联通湘江、赣江蓝图愿景的汇报后,作了“要提前着手相关课题研究,组织专家论证北江联通湘江、赣江,打造连接泛珠三角区域与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的可行性” 的重要指示。

2018 年12月,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来广东、江西等地就赣粤运河等水系航运工程专题调研,赣粤运河有望纳入国家水运网络中长期规划。

2019年 10月,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调研指导赣南航道水运发展及赣粵运河规划路线,强调赣粤运河规划是一件上升到国家级层面的大事,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使项目工程的建成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20 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 《内河航运发展纲要》,要求以千吨级航道为骨干,打通南北向跨流域水运大通道,建设新大运河,统筹推进长江、珠江、淮河等主要水系间的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工程以及平陆运河等运河沟通工程,形成京杭运河、江淮干线、浙赣粤通道、汉湘桂通道纵向走廊。建设适应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长三角、珠三角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对接沿海主要港口,完善内部联络,构筑水网地区河海联运通道。

2020年11月4日,交通运输部规划司对赣粤运河进行现场调研,并于韶关市召开座谈会,会议明确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及相关规划要求,由交通运输部牵头,两省联合加快推进赣粤运河前期工作。

2021 年2月20 日,交通运输部印发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加快综合水运枢纽建设和航道整治,推进百色水利枢纽过船设施等工程,研究论证赣粤运河可行性。

2021年3月6日,根据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网规划纲要》,按照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和交通运输部领导有关要求,交通运输部联合赣、粤两省政府,印发了《赣粤运河重点问题专项研究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了各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分工和时间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