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25日,黄明院长参加了在宜昌召开的“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会2024工作会暨二届四次理事会”。本次会议有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和宜昌市领导,以及近百名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会议议程包括了联盟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新能源船舶有关政策、标准、技术、产品等最新发展情况的8个主旨报告,与会代表还进行了交流。
黄明院长全程参加了会议,与有关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介绍了我院有关情况,还调研了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新能源船舶、船舶充电设施等情况。
小贴士:
2018年4月13日,由武汉理工大学发起组建的“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Intelligent New Energy Ship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y Alliance)在国家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湖州市宣告成立,由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市航运实业总公司、广州海工船舶设备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海军工程大学等来自船舶、配套、航运、新能源、融资租赁等涵盖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50余家单位参与。联盟旨在推进我国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实现联盟成员的技术合作、项目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产、学、研、工程、金融”一体化的船舶高技术产业联盟。
联盟的六大任务:一是构建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行业通用标准和准则,制定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发展路线图;二是构建智能新能源船舶产业信用体系,增加投资人信心,保障智能新能源船舶投资者收益;三是建立智能新能源船舶多元化优势融资渠道开展融资模式创新;四是开展智能新能源船舶的示范应用,实现智能新能源船舶研发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五是推进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智能化升级与智能运维;六是征集和申报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实用研究课题和发明专利,推广有行业影响的智能新能源船舶互联网智能新技术,研发智能新能源船舶。联盟还将举办中国智能新能源船舶产学研应用研究论坛和峰会,搭建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的学术交流的平台。
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全资子公司广东省内河港航产业研究有限公司于2022年成为“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