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详细内容

【转载】我国首艘氢能源船舶“三峡氢舟1”号首航

来源:本站 日期:2023-11-12 点击量:144
字体:[    ]   打印本页

图片1.png

   新华社武汉1011日电(记者郁琼源、李思远)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11日在长江三峡起始点湖北宜昌首航。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教授出席了首航仪式。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我国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

   上午9时许,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一句启航声响彻江面,蓝白相间的新型船舶三峡氢舟1”号缓缓驶离趸船。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星燎介绍,三峡氢舟1”号由三峡集团长江电力等单位共同研发建造,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氢燃料电池动力船。首航成功对加快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示范意义,是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

   张星燎说,三峡氢舟1”号为钢铝复合结构,总长49.9米、型宽10.4米、型深3.2米,乘客定额80人,主要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28公里/小时,巡航航速2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交付后用于三峡库区及三峡-葛洲坝两坝间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

   20216月签订合作协议,历时28个月突破种种技术难关,三峡氢舟1”号首航投入使用开启了长江航运的氢能时代。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刘亮说,近些年,绿色航运持续推进,新能源船舶陆续下水示范作用明显,有力推动了长江航运绿色转型发展。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可以显著减少卡车、公共汽车、飞机和船舶排放的温室气体,从中长期来看,将是水路交通载运工具实现少碳、零排放的重要途径。当前,交通运输领域氢能发展方兴未艾。在国内,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落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体系性的标准。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船舶工业,绿色转型首题就是推进绿色燃料船舶发展,以氢为原料的燃料电池动力强劲、续航能力强,成为气化长江”“电化长江”“氢化长江系列绿色行动的重要解题方案之一。与此同时,长江干线运输船舶开始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推进船舶零排放,促进纯电、氢燃料、甲醇等新能源动力船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制、新动力。在长江氢能发展应用方面,加氢站建设运营蓬勃兴起,氢燃料船舶建造蓄势待发,氢能上船项目提速,市场发展时机已经适合。

   为克服船舶加氢站不足带来的氢能应用瓶颈,在现有的LNG码头、调峰储备库项目上,船舶交通行业积极增加氢能储备及水上加氢站项目,全面布局从储氢、运氢到加氢的全业务链条,推动氢动长江能源浪潮。三峡集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闲置的杨家湾码头上,建成了国内首个内河码头型制氢加氢一体站,目前在三峡坝区已投产试运行,可为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船提供加氢服务。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围绕制氢、储氢、加氢、用氢产业关键环节积极发力,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事业中物善其用、点石成金,将清洁和绿色变成现实,致力于让长江更绿、更美、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