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清,男,教授。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船港装备及管道运用工程(船舶摩擦学、船港新能源及综合能效提升、船载装备智能控制、交通能源融合、能源储运工程)。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2601600,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2021-12至2024-11,18480万元,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5209,水凝胶微粒/聚合物复合材料舰船水润滑尾轴承的摩擦学性能调控研究,2023-01至2026-12,54万元,项目负责人
[3]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长江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实船运营效果验证和评估技术研究,2020-01至2022-12,340万元,项目负责人
[4]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项目,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水润滑轴承减振降噪设计与制造,2019-01至2020-12,100万元,项目负责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51422507,船舶摩擦学的基础问题,2015-01至2017-12,100万元,项目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5355,船体防污减阻新型低表面能生物有机金属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2014-01至2017-12,80万元,项目负责人
[7]国防装备预先研究项目,×××磨损、减振降噪技术研究,2014-01至2015-12,90万元,项目负责人
[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13CFA007,基于船岸信息一体化的船舶动力系统故障预测与能效提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14-01至2015-12,40万元,项目负责人
[9]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采用蓄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在大型滚装船上的应用技术研究,2013-01至2015-12,2000万元,专题三负责人
[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910,船舶动力系统的故障辨识、预测及缓解方法,2013-01至2015-12,50万元,项目负责人
[11]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项目,船舶动力系统可靠性,2012-11至2017-11,100万元,项目负责人
[1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项目,131051,缸套-活塞环系统润滑油膜厚度测量及特性研究,2012-01至2014-12,2万美元,项目负责人
[1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0CDA085,船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研究,2011-01至2013-12,20万元,项目负责人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05070,船舶柴油机典型摩擦学系统状态辨识方法与模型研究,2008-01至2010-12,22万元,项目负责人
[15] 973计划项目课题,2007CB607603,强氧化环境下材料的磨损机制,2007-01至2011-12,320万元,参加
科技成果:
[1] 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二),船舶动力装置磨损状态在线监测与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
[2] 2020年中国航海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一),船舶摩擦学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3] 2018年中国航海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二),新能源船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4] 2014年中国航海科技特等奖(排名第八),船舶轴系的性能和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试验装置研制与工程应用
[5] 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基于信息融合的油液监测智能化方法研究
[6] 200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四),新型聚合物摩擦学材料设计、制备及工程应用
[7] 2007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摩擦学系统状态辨识理论与方法研究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多篇,其中JCR Q1区4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部,参著英文著作1部;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5件,专利转化9件;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
代表性论文和著作如下:
[1] ZM Wu, ZW Guo, CQ Yuan. Insight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anatomical properties of wood 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 330: 129800.
[2] CL Dong, YY Yang, CQ Yuan, XQ Bai, ZW Guo. Effects of anisotropy of lignum vitae wood on its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s [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22, 228: 109426.
[3] ST Liu, CL Dong, CQ Yuan, XQ Bai. Friction reduction behavior of oil-infused natural wood [J]. Friction, 2022, 10(11): 1824-1837.
[4] X Rao, ZW Guo, CQ Yuan, et al. Effects of textured cylinder liner piston ring on performances of diesel engine under hot engine tests [J].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1, 146: 111193.
[5] ST Liu, CL Dong, CQ Yuan, XQ Bai, Y Tian, GL Zhang. A new polyimide matrix composite to improve friction-induced chatter performance through reducing fluctuation in friction force [J].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21, 217: 108887.
[6] PC Pan, YW Sun, CQ Yuan, XP Yan, XJ Tang. Research progress on ship power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new energy sources: A review [J].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21, 144: 111048.
[7] CB Wang, XQ Bai, CL Dong, ZW Guo, CQ Yuan, A Neville. Designing soft/hard double network hydrogel microsphere/UHMWPE composites to promote water lubrication performance [J]. Friction, 2021, 9, 551-568.
[8] ZX Yang, ZW Guo, ZR Yang, CB Wang, CQ Yuan. Study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novel composite by filling microcapsules into UHMWPE matrix for water lubrication [J].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21, 153: 106629.
[9] CB Wang, XQ Bai, ZW Guo, CL Dong, CQ Yuan. A strategy that combines a hydrogel and graphene oxide to improve the water-lubricated performance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J].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21, 141: 106207.
[10] PC Pan, CQ Yuan, YW Sun, XP Yan, MJ Lu, R Bucknall. Thermo-economic analysis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S-CO2Brayton cycle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an ocean-going 9000 TEU container ship [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20, 221: 113077.
[11] P Cao, KW Liu, XD Liu, W Sun, DL Wu, CQ Yuan, XQ Bai, C Zhang.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Magainin II peptide onto 304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 A comparison study of two dopamine modification methods [J].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2020, 197: 111198.
[12] P Cao, CW Du, XY He, C Zhang, CQ Yuan. Modification of a derived antimicrobial peptide on steel surface for marine bacterial resistance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0, 510: 145512.
[13] YC Qiu, CQ Yuan, JR Tang, XJ Tang.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PV systems integrated into ship power grid: A case study [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9, 198: 111925.
[14]袁成清、董从林、郭智威,丁腈橡胶水润滑轴承材料磨损机理与寿命评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
[15] 严新平、白秀琴、袁成清,船舶摩擦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湖北省公益出版基金资助)
[16] 严新平、徐立、袁成清,船舶清洁能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7] 袁成清,机械系统磨损测试与评价,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湖北省公益出版基金资助)
[18] Chengqing Yuan, Xinping Yan, Zhixiong Li, et al, Remote Fault Diagnosis System for Marine Power Machinery System (Chapter 15 in Book:Diagnostics and Prognostics of Engineering System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GI-Global, 2012
个人荣誉:
[1] 2006年获批英国皇家学会王宽诚奖学金(Royal Society KC Wong Fellowship)
[2] 200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磨损过程中的磨粒表面和磨损表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3] 2009年获批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项目
[4] 2010年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5] 2010年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
[6] 2010年获第二届武汉青年科技奖
[7] 2011年获批霍英东基金项目
[8] 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9] 2012年入选首届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
[10] 2013年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11] 2013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青年学者奖
[12] 2013年获温诗铸枫叶奖—优秀青年学者奖
[13] 2013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
[14] 2014年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5] 2015年入选教育部首届青年长江学者
[16] 2017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创新人物
[17] 2018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8] 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19] 2020年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20] 2021年获第二届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奖
[21] 2021年获评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代表性学术兼职: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油液监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3] 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4]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5]智能新能源船舶技术创新产业联盟理事长
[6] 国际航运协会(PIANC)WG217工作组成员
[7]《船海工程》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摩擦学学报》、《润滑与密封》、《中国表面工程》、《表面技术》编委
[8]《Engineering》通讯专家、《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environment》编委、《Digital Twin》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扫码咨询